给 我 一 份 信 任 还 你 一 个 健 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案例
周红安
(一)患者张某,男,23岁,因咳嗽、咯血、发热1月入院。 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血,为痰中带血,量少。并有午后发热,最高体温38℃,次日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夜间盗汗明显,食欲下降,睡眠差。起病以来,患者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 3Kg。 既往体检,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体查: T37.8 ℃ BP120/80mmHg 双侧锁骨上各扪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边界清楚,质韧,固定,有压痛。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80次/分,律齐,无杂音。 资料: 血象: WBC ×10 9/L N 56% , X线:确诊为双肺肺炎。经医院治疗一段时间,一直感觉欠佳,慕名前来。其症状: 咳嗽,咳痰,痰呈白色泡沫样物,伴胸闷、胸痛,咽喉肿痛,无寒战,高热、黄疸,无头痛头晕、心悸气短,无返酸嗳气、呕血及黑便,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中医辨症此症受寒即觉呼吸不畅,此寒邪伤卫,肺失宣降而郁滞,当祛除寒邪、宣畅肺气。按针刺效应技术疗法予以治疗,针刺RL12(1-2)、 RU11、RU6(1-2)、RL6 等穴段,针入而呼吸立畅。跟进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
(二)患者张某,男性,28岁,因高热,咳嗽,胸痛 。3天前淋雨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2℃,畏寒,咳嗽,咳痰,伴右侧胸痛,咳嗽时加剧,无皮疹、咯血。 既往体健。 体查:T38.8 ℃,R20次/分,BP 100/60mmHg ,急性热病容,口角疱疹,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血象: HB150g/L,WBC ×10 9/L, N 86%, L13%,X线: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 B超:右胸腔少许积液。西医诊断:肺炎。经西药治疗未愈,慕名前来诊所。中医辨症: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失司,发为久咳。按针刺效应技术疗法予以治疗,针刺RL12(1-2)、RL6、RL7、 RU11、RU6(1-2)、RU6等穴段,针入而呼吸立畅。跟进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
(三)患者,男,46岁,2002年12月21日就诊。患者慢性咳嗽咳痰10余年,症状时轻时重,每当咳嗽加剧,咳痰黄稠,痰量多时,经静脉使用抗生素可好转,1O天前咳嗽加重,咳痰黄稠,胸胁胀满,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听诊双下肺可闻及广泛湿哕音,胸片示:慢支合并双下肺感染。血象WBC 15.8×10。/L,G:85 。西医诊断为:① 双肺下叶炎。②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辨症,痰热郁肺症:咳嗽气息粗促,咳痰黄稠,胸胁胀满,或痰中带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采用针刺效应技术针刺RL12(1-2)、RL5(1-3)、 RU11、RU6(1-2)、RL5(1-3)RL6 等穴段,针入而呼吸立畅。跟进治疗三个疗程后痊愈。
(四)患者邱某,男,5O岁, 咳嗽频作,干咳少痰已近2月,以夜间为重,咽痒即咳,夜眠不安, 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查血象各值均正常。西医诊断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辨症: 滋阴润肺,治肺燥久咳。临床症状见:咳嗽日久,咳痰量少,甚至干咳。咽喉发痒,痒则引咳,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治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采用针刺效应技术针刺RL12(1-2)、RL4、RL5(1-3)、 RU6(1-2)、RL5(1-3)RL6 等穴段,针入而呼吸立畅。跟进治疗三个疗程后痊愈。
(五)患者蔡某,68岁。因气喘 30年 ,加重 1月 就诊 ,有哮喘病 3余年 ,每年春冬之际必发作。患者曾在医院查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激发试验 :肺通气功能正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服茶碱缓释片等治疗 ,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症见 :咳嗽 ,咳痰 、量少 清稀 、呈泡沫状 ,进食生冷则咳嗽加重 ,咽喉部有鸡鸣声 ,夜间尤甚,无胸闷 、胸痛 ,纳寐尚可,小便清长 ,腰酸腿软 ,肢凉 ,舌暗 、苔白滑 ,脉 细 弦 。体 检 :双肺呼吸音稍粗 ,双下肺可闻及 湿性哆音 。x线胸片显示 :双肺纹理粗 多紊乱 。西医诊断为哮喘;中医辨证:寒哮,寒饮伏肺;治宜温化饮、化痰定喘 。经针刺效应技术疗法治疗,针刺RL2、RL3、RL4、RL5、RL12(1-2)、SD1(1-3)等穴段,针入后即觉胸部极舒畅。第一个疗程治疗到6次时,患者曾连续吐痰三天,症状立即缓解。分析其排邪机理:痰为阴浊,正虚则痰滞,正则排痰。连续治疗6个疗程痊愈。
(六)患者刘某,男性 ,68岁,患哮喘症已16年。3天前出现鼻痒 、喷嚏 、咽干痒 、咳嗽 ,几分钟后突感呼吸不畅 ,喉中有哮鸣音 ,自服解痉平喘药 。本次患者主要因感冒而致哮喘发作 。甚则呼 吸比较困难,张口呼吸 ,不能平卧 ,夜间尤甚 。 曾服用银翘片和 复方甘草片症状未见缓解 。西医诊断:哮喘;昨天发作数次 ,今天遂来我所就诊 。现症见 :咳嗽频作 ,偶 感呼吸困难 ,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 ,坐不得卧 ,伴 胸闷 ,咳嗽 ,咳痰不爽 、痰粘色黄 ,发热口干 ,大 便干结 ;舌尖红 ,苔黄 ,脉弦数 。中医诊断 :热哮 。 此症饮热郁肺 ,并热重于饮 ,肺气胀满。治宜宣肺泄热 ,降逆平喘。采用针刺效应技术针刺RL12(1-2)、 RL5(1-3)、 RU6(1-2)、RU9、RL5(1-3)RL6 等穴段,针入而呼吸立畅。跟进治疗五个疗程后痊愈。
(七)患者 , 男性, 69岁。 咳嗽, 咳血伴右侧胸痛1周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为白色黏液痰,咳血,为痰中带血,有时有血块,量不多,且伴有右侧胸痛,近两天病情加重伴呼吸困难,无发热及盗汗。既往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查体: 一般情况欠佳,右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质硬,右侧胸部稍饱满,叩浊,呼吸音较低,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X线胸片: 提示右肺门增大,右下肺外高内低弧形密度增高影 。
(八)患者,男,50岁,因咳嗽、咯血、胸痛 2月入院,患者 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干咳为主,感左侧胸痛,为钝痛,向右肩放射,以咳嗽时明显。咳嗽间有痰中带血丝,活动后出现轻度气促、伴发热(最高38 ℃),以下午明显,次晨退至正常,无盗汗,无胸闷,能平卧。精神、食欲差,体重下降5Kg。 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吸烟 30年,40支/日 体查: T37.8℃, BP124/8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右锁骨上可扪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边界清楚,质韧,固定,有压痛。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罗音。心界不大,HR78次 /分,律齐,P2>A2,无杂音。余(-)。门诊资料: 血象: WBC ×10 9/L ,N 56% X线:左下肺球形灶,边缘模糊,有毛刺。
(九)患者,女性,4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间断咯血25年,再发3天入院。 25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每天量约60ml左右,咳痰量多,黄色粘稠带少许血丝,伴发热,体温不祥,无胸痛及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黑便,经治疗好转。以后多次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脓痰,伴咯鲜血,量约每日30-40至300ml不等,无高热、盗汗、头痛及关节疼痛等。在当地抗炎对症治疗好转。否认吸烟史。近3天受凉再次出现咳脓痰,咯血500 ml而入院。既往健康欠佳,年幼时常患“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体查:体温38℃,呼吸20次/分,脉搏96次/分,血压125/65mmHg,一般情况稍差,面色欠佳,神清合作,浅表淋巴结不大,气管居中,胸廓无异常,语颤正常,叩诊为清音,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6次/分,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脊柱未见异常。可见杵状指。实验室资料:血常规:HB94g /L ,WBC ×10 9/L ,N 82% ,L16% X 线: 双下肺蜂窝状阴影,小点片状密度增高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