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突眼症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突眼症

周红安

本病约有半数人有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多为对称性也有单侧性患者常有惊恐的表情,眼裂增宽,两眼直瞪,瞬眼较少,易构成甲状腺亢进病面容。

【病因分析】

本病有以下两种特殊的眼征:

1、非湿润性突眼

也称为良性突眼,较常见。一般属对称性,有时一侧眼球突出先于另一侧,主要因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张力增高所致。

眼征有以下几种表现:

1)眼睑裂隙增宽征;

2)眼内侧聚合不能或欠佳;

3)眼向下看时,上眼睑固后缩而不能跟随眼球下落;

4)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

2、浸润性突眼病状

称恶性突眼又称分泌性突眼。较少见,病情较严重,可见于甲亢不明显或无高代谢征的患者中。突眼度常在19mm以上,甚达到30mm因眼肌麻痹或轻瘫可出现,眼球活动受限复视和斜视,由于高度突眼,眼闭合不良,球结膜,角膜常暴露,易引起角膜炎和溃烂,如治不及时,病情发展到造成角膜混浊或穿孔以至失明,常见患者主述。常有眼球突出易流泪、怕光、眼内异物。

【鉴别诊断】

(一)炎症性眼球突出

1、眼眶蜂窝织炎

是眶内软组织或骨膜下的急性炎症由于眶和颅腔、眼球的密切关系,可以引起永久性视力障碍和颅内并发症多由邻近组织的感染扩散,或外伤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并有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眼底可有视乳头充血水肿及视网膜水肿。重者体温增高,白细胞增多由于心一眼反射,可能出现相对的缓脉。眶内炎症可通过静脉眶上裂波及海绵窦可形成海绵窦栓塞。其眼部表现和蜂窝织炎相似,但较蜂窝织炎的中毒症状重迅速波及对侧,出现头痛、烦躁不安谵妄、惊厥、昏迷等颅内病变症状有些眶内恶性肿瘤除眼球突出外,也可有眼睑红肿、眼球运动受限与眶蜂窝织炎难以鉴别。故应重视病史及全身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有助诊断 。

2、炎性假瘤

是单眼眼球突出常见的原因之一因具有肿瘤的症征,但实质上是眶内非特异性慢性增殖性炎症,故称炎性假瘤病因不明。

(二)肿瘤性眼球突出

1、血管瘤

是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为多。多发生于成年人,无痛性慢性进行性眼球突出是其特征肿瘤多位于肌圆锥内,眼球多向正前方突出。本病应与间歇性眼球突出鉴别后者分原发与继发两种。

2、泪腺肿瘤

是较为常见的眼眶肿瘤分为泪腺混合瘤及泪腺癌。泪腺混合瘤有良、恶性之分良性占80%。35-50岁多发。单侧发病进展缓慢。早期多无症状,起自睑部者肿物位于眼睑皮下无眼球突出。

3、皮样囊肿

眼眶是皮样囊肿的好发部位之一是皮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向内陷人而成。皮样囊肿应与脑膨出相鉴别后者是颅内容通过缺损的颅骨处突人眼眶,较少见。

4、脑膜瘤

起源于眶内者占1/3或由颅内脑膜瘤扩展而来。女性多见,常侵犯一侧多为良性,偶有恶性变。

5、神经鞘瘤

神经鞘内雪旺细胞增生多见于成年人,良性居多,大多起自肌圆锥内或眶上部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或眼球向下移位。起自运动神经者,早期出现运动障碍起自感觉神经者,有自发性疼痛及触痛。

6、视神经胶质瘤

好发于儿童75%发生在10岁以前的女性,无痛性单侧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病程缓慢在眼球突出前先有视力障碍。  

7、眼眶肉瘤

由中胚叶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之为肉瘤65%发生在20岁以前,40岁以后的发病率又复增高。

8、眼眶癌

除原发于泪腺者外多由副鼻窦、眼睑癌侵犯至眼眶,或由全身癌肿转移而来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有助于诊断。转移癌的原发肿瘤以乳癌、肺癌为多见老年人,单侧眼球突出伴复视,有癌肿史应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以除外转移癌。

(三)内分泌性眼球突出

1、甲状腺毒性突眼

是由眼球突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综合而成的疾病。好发于中年妇女。

2、促甲状腺素性突眼

又称恶性突眼或浸润性突眼多为中年男性,双眼发病。相关疾病非炎性单纯性突眼

起病缓慢,不伴有急性的、严重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这种与炎性突眼显然不同的症状的突眼状态,主要是由眼眶肿瘤或全身病变所引起的。

3、眼眶肿瘤

眼眶肿瘤是全身肿瘤中的一种,发病率小,因为位置的关系,一般归眼科医生管,但正是因为发病率少,不够给一般的眼科医生以积累经验条件,故一般的眼科医生对其不太了解。眼眶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要求医院设备齐全,在眼眶病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突眼症。按神经节段取穴即:ET1(1-3)、ET2(1-3)、ET3(1-3)、ET4(1-4)ED2(1-3)、 NS15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三至五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收治患者52例,治愈48例,治愈率为92.3%,总显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