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面瘫症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面瘫症

周红安

面瘫症,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症状表现】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初期症状面神经初期的症状之一就是瞬目运动,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也是早期面神经的症状表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如嘱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眼睑震颤现象也是面神经初期的症状表现: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面神经的症状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面神经初期的症状表现还有睫毛征:嘱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

【症状类型】

1、中枢型

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

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症状介绍】

1、一侧面部表情肌出现不对称瘫痪:患者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眼睛不能完全闭合,前额 无皱纹,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歪斜:不能做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推荐阅读:为什么会产生面瘫

2、听觉过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镫骨肌发生麻痹,因而,鼓膜张肌相对紧张,鼓膜张力高, 微小声音产生强的震动,产生过听现象,见于面神经在镫骨肌分支以上的病变。

3、眼球征正是面瘫的症状。麻痹侧的眼球与健侧不在同一水平,较健侧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 侧高。

4、病变时对侧表情肌瘫痪,口角下垂且向健侧偏斜,流泪或流涎,鼻唇沟变浅,或眼裂增大, 额纹消失,或不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吹口哨等。若久治不愈,新血不生,血虚不能濡养筋 脉肌肉,而成抽搐、挛缩的内风之象。本病常因受凉、过劳、精神紧张、心情抑郁而诱发。治疗不 当或延误,可后遗麻痹、同侧面肌痉挛或鳄泪症(咀嚼食物时病侧淌泪)等。

5、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它分为周围 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常 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 “毁容病”。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面瘫症。按神经节段取穴即:NS11(双)、NS12、NS13(双)、NS8(1-2)、NS10、NS7(1-2)等穴段。中枢型:加刺NS11、NS12;周围型:加刺NS9(1-3)、NS13。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2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患者76例,临床痊愈73例,治愈率为96.1%。总显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