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慢性肾炎
周红安
慢性肾炎综合症(Chronic Nephritic Syndrome)是指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一组肾小球疾病。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可呈多样化,其诊断不完全依赖于病史的长短。
慢性肾炎综合症可由多种病导致肾小球受损并经过数年后发生肾功能减退的一种疾病。它是那些呈慢性经过的肾炎的统称。也就是说,IgA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炎、巢状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小球疾病都属于慢性肾炎。
【症状】
慢性病程,常在体检时发现。早期症状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晚期可发生肾衰竭。
【病因】
病因还不清楚。大约50%的慢性肾炎综合症病人没有症状史,但是有患基础的肾小球病的证据。
【临床表现】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病情迁延、反复,渐进性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1、起病特点:
(1)隐匿起病:有的患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偶有轻度浮肿,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多通过体检发现此病。
(2)慢性起病:患者可有乏力、疲倦、腰痛、纳差;眼睑和(或)下肢水肿,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性大量蛋白尿。也有病人以高血压为突出表现,伴有肾功能正常或不同程度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
(3)急性起病:部分患者因劳累、感染、血压增高、水与电解质紊乱使病情呈急性发作,或用肾毒性药物后病情急骤恶化,经及时去除诱因和适当治疗后病情可一定程度缓解。
2、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尿蛋白常在1~3g/d,尿沉渣镜检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可见管型。
B型超声波检查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出现双侧对称性缩小,肾皮质变薄。
【肾脏病理】
慢性肾炎肾活检可表现为各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病理检查对于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我国的常见慢性肾炎的类型有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肾病和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及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等。病变后期,均可转化为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不同类型病理变化本身的特点可部分消失。
【诊断】
病患除存在有蛋白尿和尿中有红细胞外,没有任何症状,感觉良好,肾脏功能正常。因为多数肾脏疾病的症状相同,所以肾脏活检在疾病早期鉴别这类疾病是最可靠的方法。
慢性肾炎的诊断并不完全依赖病史的长短,多数慢性肾炎其病理类型决定其起病即为慢性病程。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
慢性肾炎个体间差异较大,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特别应注意某一表现突出者,如高血压突出者而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增生性肾炎(如IgA肾病等)感染后急性发作者,易误诊为急性肾炎,应予以鉴别。同时注意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1、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慢性肾炎。按神经节段取穴即:US5、US14、US15、US16、RW3(1-3)、RM1(1-2)、RM5、RM6、RM11、RW10、RW11、RW3(1-3) 等穴段后,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收治患者92例,通常针刺治疗三至五个疗程。临床治愈85例,治愈率为92.3%,总显效率为100%。
2、建议
慢性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
目前尽管对治疗慢性肾炎有很多治疗方式,仍无法阻止该病的发展。根据这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采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慢性肾炎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