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鼻窦囊肿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鼻窦囊肿

周红安

鼻窦囊肿分为粘液囊肿、粘膜囊肿和发生于上颌骨的牙源性囊肿。粘液囊肿为鼻窦口的长期闭塞,窦内分泌潴留而形成。粘膜囊肿系窦粘膜的粘液腺或浆液腺管口堵塞,腺体分泌膨胀而形成。此二类可采取手术切除并建立鼻窦和鼻腔的引流。牙源性囊肿分含牙囊肿和牙根囊肿。前者多发于青年,系牙发育异常所引起;后者由牙根尖肉芽肿退行性变形成,多发于年龄较大的病人。治疗以摘除囊肿同时处理病牙。

【临床表现】

1、外部畸形:鼻窦体表膨隆,触之皮下光滑、乒乓球样感觉。

2、眼部症状:眼痛、复视、溢泪、眼球移位。

3、鼻腔检查:鼻腔外侧壁向中线移位。

4、有死牙或龋病,好发于侧切牙。缺牙或有发育不良乳牙。

5、并发感染可全身不适、发热、头痛,局部红、肿、痛。

【诊断鉴别】

1、鼻窦体表膨隆,触之皮下光滑、乒乓球样感觉。

2、眼痛、复视、溢泪、眼球移位。

3、鼻腔外侧壁向中线移位。

4、有死牙或龋齿好发于侧切牙,缺牙或有发育不良乳牙。

5、鼻窦穿剌抽出粘液或粘脓液。

6、X线摄片见粘液囊肿鼻窦腔扩大,窦壁变薄或消失、囊肿阴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粘膜囊肿在上颌窦内有局限性边界清晰的半圆形阴影。牙源性囊肿窦内含有牙齿或牙根骨质吸收和囊影。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鼻窦囊肿。按神经节段取穴即:ET4(1-3)、ET4(1-3)、NS8(1-2)、DG6(1-3)RU2(1-2)、IS6(1-3)、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收治患者49例,通常针刺治疗5至6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治愈45例,治愈率为91.8%。总显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