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根 银 针 治 好 百 病

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病的机制
阿司匹林从上市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上世纪60年代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的作用,而心肌梗死主要是因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在此处形成血栓所致,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病的原因。
一、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探索
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在发现可以治疗心血管病后,又焕发了青春,曾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心血管疾病) 的一级预防。 但近年来的汇总分析表明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时,不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反而增加大出血发生率,包括胃肠道出血和颅内出血。阿司匹林增加出血的风险抵消了减少心血管病发作的获益。把患者根据发病风险进行分组后,发现高风险病人使用阿司匹林的获益,远大于出血的风险。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哪些人适合用阿司匹林。

二、阿司匹林被赶下神坛
近年来由于戒烟、降压、降脂等预防措施的广泛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已经较过去下降。由于阿司匹林增加大出血的风险,目前欧洲、美国、中国的指南均已经不推荐无症状的心血管病患者常规应用阿司匹林预防。
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
阿司匹林不再推荐作为常规预防药物,但是对部分患者,即心血管病风险较高(10 年预期风险≥ 10% ),但出血风险低的 40~70 岁成人可考虑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100mg/天)进行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阿司匹林仍然是的重要预防措施,
四、明确规定下列两类人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
1、70岁以上成人不应为了ASCVD一级预防而常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
2、出血风险增高的任何年龄成人,都不应该为了心血管病一级预防而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高出血风险情况包括:
1、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 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
2、胃肠道出血、消化 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
3、年龄 >70 岁
4、血小板减少
5、凝血功能障碍
6、严重肝病
7、慢性肾病 4~5 期,
8、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9、未控制的高血压
五、使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为了减少阿司匹林的出血风险,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筛查和排除出血高危人群,并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或动态地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采取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前治疗消化道活动性病变(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慎酒、科学膳食及运动)并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高血压患者须将血压控制在 <140/90 mmHg时才可考虑使用阿司匹林。
4、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这个与阿司匹林剂型有关。普通片在胃内溶解吸收,阿司匹林刺激胃粘膜,食物可以减少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刺激,普通片应饭后吃。肠溶片,外面包裹一层保护层,可以抵御胃酸,不会在胃内溶解,进入肠道后开始溶解吸收,可以减少胃黏膜刺激,饭前吃可以快速进入肠道消化吸收,推荐肠溶片饭前吃。
5、在处方阿司匹林之前先进行医患沟通,患者同意后开始应用。
六、如果你睡觉时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当心心梗了
心脏,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为人体血液流动提供原力。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血管出现堵塞导致心肌组织长期缺血、缺氧所致。冬季是心梗高爆发的时期,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
近几年,心梗的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突发心梗,心梗气势汹汹,很多患者和家属都因突然急性发作而不知所措,加之平时没有防范意识,严重者直接导致失去生命,所以说,了解心梗早期症状非常重要。
为何心梗大部分会发生在睡觉时?
人在熟睡时,血液流动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当血栓随血液流动,进入心血管时,容易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梗。

睡觉时出现这些症状需小心心梗
1、非感冒性咳嗽
若没有处于感冒,睡觉时出现咳嗽,或伴有胸闷、心慌、呼吸急促等情况,尽快去查一下心脏。
2、不透气被憋醒
若睡觉时,出现胸闷气促经常被憋醒,能是心脏出了问题。如果还出现背部、下颌、颈部或左手臂等处,出现放射性疼痛,就要小心心梗了。
3、手脚总是冰凉
手脚冰凉可能是心脏供血不好,导致血液不能很好的达到四肢末梢,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4、出虚汗
若睡觉时,虚汗、呕吐、晕厥等情况,及时就医,小心心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乏力,胸部不适
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
无论是否有先兆症状,都应该注意,如果自己已有血脂异常问题,并且伴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就应该引起重视,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及时的进行调整。
七、预防心梗,饮食严控2点

1、控油脂
控制好食用油摄入,建议每人每天大约25-30克为宜,建议几种油换着吃,比如:橄榄油富含油酸类脂肪酸,大豆油富含亚油酸类脂肪酸,亚麻籽油富含亚麻酸类脂肪酸。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年版中,首次将α-亚麻酸加入,推荐α-亚麻酸每日摄入量为1600-1800毫克。

2、控盐分
建议,每人每天盐分摄入不超过6克为宜。
注意饮食健康同时,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定期身体检查,能对高风险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比如:
1、PET/MR:具有敏感度高,无电离辐射的优势。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和空间分辨率,对肿瘤的早期发现、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FORCE双源CT:在无创的情况下可清晰显示血管腔的狭窄,血管壁的斑块性质及先天性变异,无需严格控制心率即能获得高质量图像。
3、颅脑磁共振成像及头颈动脉磁共振成像:可很好地检测脑部病变;检测颈动脉结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态、范围、性质、动脉狭窄程度等。
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运动、规律作息是必不可少的。控制与预防疾病,一定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更好的“防范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