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纤维瘤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纤维瘤

周红安

根据发病年龄和部位的不同主要包括幼年性纤维瘤病、颈纤维瘤病、婴幼儿纤维瘤病、婴幼儿肌纤维瘤病、脂肪纤维瘤病等。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儿童和青少年也不少见。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的大肌肉,以腹壁的腹直肌及其邻近肌肉的腱膜最为常见,好发于妊娠期和妊娠后期。腹壁外者则多见于男性,好发于肩胛部、股部和臀部。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fibromatosis: 多发群体30~50岁; 常见发病部位腹壁的腹直肌。

【病因】

病因不明,有些病例可能与创伤或射线照射有关。

【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年龄及受累部位的不同,分为:

1、幼年性纤维瘤病

发生在儿童和青年人。

2、颈纤维瘤病

是指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表现出来的累及胸锁乳突肌下1/3的一种纤维瘤病,有时为双侧性。颈纤维瘤病常伴有各种先天性异常。

3、婴幼儿指(趾)纤维瘤病

是一种通常只限于在儿童期发生的纤维瘤病。其典型的部位是发生在指(趾)末端的外侧面,也可发生在指(趾)以外的部位,如口腔和乳腺。此病常为多发,且多在出生时或在2岁以内发病。

4、婴幼儿肌纤维瘤病

为发生在皮肤、软组织或骨的单发或多发的结节状病变,既可局限于上述部位,也可伴有内脏的受累。此病绝大部分发生在2岁以前,且大约60%为先天性的。此病也可见于成人,其单发者多见于男性,而多发者则女性居多。已知具有家族性发病者,并已找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证据。

5、脂肪纤维瘤病

是婴幼儿纤维瘤病的一个亚型,局部复发常见。

6、多发性透明变性的纤维瘤病

是一种形态上特殊的、累及儿童的、家族性多发性纤维瘤病,出生时并无表现,可能是由先天性的代谢异常所致。

7、其他

阴茎纤维瘤病、手掌纤维瘤病、足底纤维瘤病、瘢痕性纤维瘤病和照射后纤维瘤病。伴发多发性结肠息肉病,且偶尔还可伴有多发性骨瘤的纤维瘤病称之为Gardner综合征。

【检查】

组织病理学:形态具有介于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特点。其增生的细胞间具有数量不等的胶原存在,缺乏恶性细胞的特征,核分裂象极少或缺如,呈浸润性的生长方式。在病变边缘的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可诊断。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纤维瘤。按神经节段取穴即:ET3(1-3)、ET4(1-3)、DL1(1-3)、SD1(1-3)、SD1(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至5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58例,治愈54例,治愈率为93.1%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避免手术切除,其中包括受累组织周边较宽的区域,或需要将受累的整块肌肉切除, 或其局部的侵袭性而被迫截肢的痛苦。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脂肪瘤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脂肪瘤

周红安

脂肪瘤(Lip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称为深部脂肪瘤。患者年龄多较大,多见于40~60岁中年人,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Lipoma: 常见病因基因异常突变,导致脂肪组织沉积; 常见症状长于躯干、四肢及腹腔等部位肿块,界限清,质软 。

【病因】

脂肪瘤的病因目前并没有完全明确,可能与炎症刺激结缔组织变性、脂肪组织代谢异常和障碍、脑垂体前叶性腺激素水平分泌异常、先天性发育不良、肠道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约1/3多发性脂肪瘤患者可有家族史。

人体内有一种“脂肪瘤致瘤因子”。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段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即脂肪瘤。

【临床表现】

浅表脂肪瘤除了局部肿块外几乎不引起任何症状。可为单发也可为多发,大小可以从几毫米至几十厘米不等。肿瘤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呈分叶状,推之活动度良好,活动时可引起皮肤凹陷。很少引起疼痛,出现疼痛常常是由于大的脂肪瘤压迫外周神经导致的后期症状。

深部或筋膜下脂肪瘤可引起各种症状,取决于它们的部位和大小。如手术脂肪瘤可引起活动滞涨感或活动受限。较大的纵隔脂肪瘤可引起呼吸困难或心悸。

脂肪瘤常见于肥胖者,而且在体重快速增加时其体积也增大,但相反的,在体重严重下降时,脂肪瘤并不随之缩小。

【检查】

1、影像学检查

根据脂肪瘤发生的部位可选择超声检查、CT检查、磁共振检查等。超声检查对于诊断非常有帮助,脂肪瘤表现为圆形的透光性肿块,由于周围组织的密度高可被清楚地显示出来,可以判断肿物位置、大小,质地及血液供应情况。CT显示为具有皮下脂肪组织特征的肿块。核磁T1加权像中,表现为高信号。

2、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切面呈淡黄色,有完整薄层纤维性包膜,内有小梁分隔的脂肪小叶。瘤细胞主要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偶见少数脂肪母细胞。瘤内一般血管不多,有时可见灶性黏液变性、钙化或骨化。

【诊断】

诊断该病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浅表脂肪瘤一般通过体检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深部脂肪瘤需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方能诊断。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脂肪瘤。按神经节段取穴即:DL1(1-3)、SD1(1-3)、ET3(1-3)、CA2(1-3)、SD1(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至5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64例,治愈60例,治愈率为93.7%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直径在5cm内的孤立脂肪瘤一般不需动手术,多发性脂肪瘤治疗更具优势,避免深在的脂肪瘤有时因较难完整切除,可局部复发恐生恶性变。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脑肿瘤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脑肿瘤

周红安

脑肿瘤包括原发性脑肿瘤和脑转移瘤,其最佳治疗手段是手术彻底切除,然因正常脑组织的不可切除性及恶性肿瘤向颅内广泛浸润性生长的特点,手术大范围彻底切除极为困难。因此,如何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保护脑的中枢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肿瘤仍是现如今肿瘤学者研究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 治疗原则】

【病因及常见疾病】

脑肿瘤有原发与继发两大类,原发肿瘤又分髓内与髓外,髓内肿瘤主要有胶质细胞瘤、神经细胞瘤和类胚叶间质肿瘤,髓外肿瘤主要有间质类肿瘤、上皮类肿瘤、畸胎瘤和松果体瘤等。

(一)脑胶质瘤

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在颅内各种类型肿瘤中占第一位,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40%~45%,常见有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松果体瘤等。

(二)脑膜瘤

脑膜瘤为仅次于脑胶质瘤的第二种常见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总数的20%。脑膜瘤具有部位表浅、生长缓慢、与脑组织分界清楚等特点。大多数脑膜瘤属良性。瘤的组织形态可分为内皮细胞型与纤维型两大类。脑膜瘤来源于蛛网膜内皮细胞,以大脑凸面、矢状裂旁和大脑镰旁最多,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幕及颅后窝等几个部位,脑室内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老人、儿童少见。

【鉴别诊断】

1、脑胶质瘤

(1)颅内压增高,出现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和癫癎以及精神症状。

(2)脑组织受肿瘤压迫、浸润、破坏所产生的局部症状、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

(3)头颅CT平扫加强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0%。

(4)核磁共振检查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检查所不能发现的微小肿瘤。

2、脑膜瘤

(1)属良性肿瘤,故病程比较长,一般3~5年,也有长达15年或更久者。

(2)初期症状轻,如轻微头痛,呈间歇性,容易被忽视。经过数月、数年,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并持续性存在。

(3)常伴有癫痫发作。

(4)局灶性症状因肿瘤的部位不同,还出现视力、视野、嗅觉、听觉、及肢体运动的障碍。

(5)头颅X线片约半数以上有阳性征象,如颅骨骨质增生、吸收和破坏,颅骨血管沟增多、扩大等。

(6)脑血管造影可确定诊断,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供手术参考。

(7)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肿瘤部位、性质、大小。结合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膜瘤最佳方案之一。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脑肿瘤。按神经节段取穴即:ELB(1-3)、HE4(1-3)、HP16(双)、ET3(1-3)、ET4(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至5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36例,治愈32例,治愈率为88.9%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避免手术切除的高风险。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前列腺肥大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前列腺肥大

周红安

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状主要表现为两组症状,一类是膀胱刺激症状;另一类是因增生前列腺阻塞尿路产生的梗阻性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该病有三个主要特征:前列腺体积增大;膀胱出口阻塞;有排尿困难、尿频、 尿急等下尿路症状。如果发现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影响健康。

【原因】

1、首先是前列腺炎未彻底治愈,或尿道炎、膀胱炎、精阜炎等,使前列腺组织充血而增生肥大。

2、过度的性生活和手淫,使性器官充血,前列腺组织因持久淤血也会使前列腺增生肥大。

3、此外经常酗酒或长期饮酒,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刺激前列腺增生肥大。

4、缺乏体育锻炼,动脉易于硬化,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也会导致本病。

5、情绪不畅,就会导致肝淤气滞,气血不通,造成体内淤血,而引起前列腺的循环受阻,导致增生发生。

6、憋尿时间过长,饮水量减少会使尿液浓缩、排尿次数减少,导致尿内毒素沉积,尿液内的有害物质就会损害前列腺。

7、膳食结构不合理,饮食习惯不健康也是诱发前列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8、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大多因于肌体功能减退,激素调节失衡,属于中医的“肾虚”范畴。

前列腺增生肥大是人体在性激素平衡失调等因素作用下,引起后尿道粘膜下的中叶或倒叶的腺体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逐渐增生,而形成多发性球状结节,使尿道、膀胱和肾脏发生一系列功能紊乱的疾病。

发病初期,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夜间少则2~3次,多则5~6次,而且排尿时间延长。随着前列腺的进一步增生,尿液受阻现象越来越重,尿流变细,使尿潴留在膀胱内不能排出。久之,膀胱代偿能力逐渐减退、丧失性。如果此时,饮酒、劳累、加之气候变化就会引起前列腺进一步充血、水肿而加重阻塞症状,继而引起输尿管积水、肾功能丧失,而出现昏迷等尿毒症症状,危及生命。

前列腺肥大本身并无危险性,但是它却有三种主要的危害。

第一,如果你的膀胱始终无法安全排空,陈积的尿液会发生感染(见男性膀胱炎)。

第二,当外流的尿液受阻,膀胱内部压力增高,肾脏及输尿管(将尿液从肾脏输往膀胱的那条管子)会受到影响。这会导致肾脏感染(见急性肾盂肾炎)。

最后,如果发生前列腺严重肥大而不加治疗,你的膀胱肌肉可能无法克服阻止尿流的抗阻力,并可能会突然或逐渐地停止运作。

【预防】

1、保持清洁:男性的阴囊伸缩性大,分泌汗液较多,加之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下降。若不及时注意还会发生危险。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预防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环节。

2、防止受寒: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因此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不要久坐在凉石头上,因为寒冷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

3、按摩保健:可以在临睡以前做自我按摩,以达到保健的目的。操作如下:取仰卧位,左脚伸直,左手放在神阙穴(肚脐)上,用中指、食指、无名指三指旋转,同时再用右手三指放在会阴穴部旋转按摩,一共100次。完毕换手做同样动作。肚脐的周围有气海、关元、中极各穴,中医认为是丹田之所,这种按摩有利于膀胱恢复。小便后稍加按摩可以促使膀胱排空,减少残余尿量。会阴穴为生死穴,可以通任督二脉,按摩使得会阴处血液循环加快,起到消炎、止痛和消肿的作用。

4、分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在有了前列腺疾病后应尽可以的早医治,完全医治,不留后遗症和并发症。

二级预防:即在疾病现已发生器质性改动后怎样保护它的功用,如前列腺现已Ⅱ度肥胖了,说用药可以把它消除去并康复正常大,那是不现实的。但应该帮助它康复排尿的功用,做到不阻不憋,顺利天然,保护正常肾功用。

三级预防:即在没有前列腺病的人群中,大力开展安康教训,建议全社会都来注重男性安康。而注重男性安康应从前列腺开始,要行进广大群众对前列腺安康重要性的知道。“前列腺病难治,但可以治好,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对这个潜在挟制的无视和无知。”当然,安康教训应贯穿在整个前列腺病防治的过程中,无病防止,有病促进康复。

【症状表现】

一、膀胱刺激的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

尿频是前列腺增生的早期信号,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更有临床意义。一般来说,夜尿次数的多少往往与前列腺增生的严重程度平行。原来不起夜的老人出现夜间1~2次的排尿,常常反映早期梗阻的来临,而从每夜2次发展至每夜4~5次甚至更多,说明了病变加重。

二、排尿梗阻的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症状: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增生阻塞尿路。

排尿次数明显增加:无论白日或晚上,排尿次数比平常增多,远远超过了白日3~4次、晚上1~2次的正常状况,排尿时刻距离短,不时有尿意。

排尿难,总是不畅:当感到有尿意时,要站在厕所里等好一会儿,小便才“姗姗”而来,且尿流变细,排出无力,射程也不远,有时竟从尿道口线样滴沥而下。

呈现尿失禁:夜间睡觉时尿液不受本人操控地流出来,严重者大白日时也会有这种表象发作。

全面解析前列腺增生肥大的症状表现

1、排尿无力、尿线变细和尿滴沥:由于增生前列腺将尿道压瘪致尿线变细,患者排尿要使用更大的力气克服阻力,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排尿后滴沥不尽等症状。

2、尿潴留:前列腺增生较重的晚期患者,梗阻严重时可因受凉、饮酒、憋尿时间过长或感染等原因导致尿液无法排出而发生急性尿潴留。

3、血尿: 尿液中带血即为血尿,又称尿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医学上把病人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来检查,如果每个高倍视野中有5个以上的红细胞,就叫血尿。

4、急性尿路感染:长期膀胱颈部梗阻易造成急性尿路感染,这种问题也比较严重。

5、肾积水、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出现氮质血症,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贫血等,这类的问题常常出现于老年人有一定精神压力上,这种情况只有患者放松心情一般都可预防的。

6、排尿异常:早期由于前列腺增生肥大刺激以至压迫了后尿道和膀胱颈,这中问题比较普遍,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等,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要及时的治疗。另外,还会有有尿急,但不能迅速排出,排尿不如以前通畅、时间长、有尿不尽感,尿排困难等,这也是前列腺增生肥大的常见预兆。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肥大。按神经节段取穴即:RM2(1-3)、RM4(1-2)、RM1(1-2)、ET3(1-3)、ET4(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68例,治愈64例,治愈率为94.1%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避免手术切除风险高,且手术切除并非完全切除前列腺组织,体内遗留前列腺组织依然有病变的发生。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肺动静脉瘤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肺动静脉瘤

周红安

肺动静脉瘤,为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血管扩大迂曲或形成海绵状血管瘤,肺动脉血液不经过肺泡直接流入肺静脉,肺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1897年由Churton首先发现描述,称为多发性肺动脉瘤。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arteriovenous pulmonary aneurysm: 多发群体青年 ;常见发病部位肺血管; 常见病因先天性肺血管畸形 ;常见症状活动后呼吸急促,发绀。  

【病因】

这种畸形是由各种不同大小和不等数目的肺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常见者动脉1支,静脉2支,二者之间不存在毛细血管床,病变血管壁肌层发育不良,缺乏弹力纤维,又因肺动脉压力促使病变血管进行性扩张,肺动静脉瘤是一种肺动静脉分支直接交通类型,表现为血管扭曲,扩张,动脉壁薄,静脉壁厚,瘤呈囊样扩大,瘤同分隔,可见血栓,病变可位于肺的任何部位,瘤壁增厚,但某区内皮层减少,变性或钙化,为导致破裂的原因,另有右肺动脉与左房直接交通,为少见特殊类型。

【临床表现】

1、本病多见于青年,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仅在肺部X线检查时发现,分流量大者可出现活动后呼吸急促,发绀,但多在儿童期出现,偶见于新生儿,多数患者从儿童期有发绀,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并有呼吸困难。

2、25%患者有惊厥,共济失调,复视等神经症状。

3、35%~50%患者具有家族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如鼻衄,咯血,血尿,消化道出血。

4、肺动静脉瘘破裂时,患者可出现胸痛并有血胸。

5、若瘘较大,于瘘所在部位可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

6、X线胸片特征性表现是在一侧或双侧肺野中见有大小不等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影,而心影大小正常;肺部CT检查可见受累肺动静脉扩张,延长,扭曲。

7、右心导管显示动脉血氧饱合度降低,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可显示肺动静脉瘘较正常肺静脉系统显影早,肺血管造影剂排空延迟,左房早期显影的病理改变。

【检查】

1、X线表现

表现为孤立或多发的类圆形阴影,阴影直径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或有浅分叶;扩张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连于阴影,供血动脉与肺门相连;该阴影一般不增大或仅缓慢增大,根据上述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多数囊状肺动静脉瘤可作出明确诊断。

2、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动静脉瘤的可靠方法,肺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形态,累及的范围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造影方法分为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一般先进行选择性主肺动脉造影。

3、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搏出量和心腔压力正常也无心内分流存在,颜料稀释试验可用于测试分流量和部位,注意避免导管进入瘘内,警惕破裂危险,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动静脉瘘的部位和大小,可见扩张,伸长,扭曲的血管。

4、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及肺灌注核素扫描

能够对肺动静脉瘤作出正确诊断,但前者无法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后者虽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但无法观察具体解剖细节,近年来,磁共振和螺旋CT用于肺动静脉瘤的诊断,有人认为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对肺动静脉瘤的正确诊断及解剖显示优于肺动脉造影。

【诊断】

对此病的诊治要重视病史及体检,患儿有无鼻衄和四肢,颜面及背部毛细血管扩张,有无脑缺血的病史,部分肺动静脉瘘患者可合并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也有报导说先天性肺动静脉瘘有家族性,本病的术前检查方法很多:心脏超声监测NaHCO3静脉造影方法简单,诊断可靠,普通X线胸片大多数正常,囊状肺动静脉瘘病例可发现单个或多个不透光阴影,强化CT和MR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肺血管造影是最可靠的确诊方法,能够证实动脉血运来源为肺动脉,少数也可来自体循环,弥漫性肺内动静脉瘘无典型的X线征象,临床上并不少见,肺动静脉瘘较正常肺静脉系统显影早,肺血管造影剂排空延迟,左房早期显影的病理改变。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肺动静脉瘤。按神经节段取穴即: ET3(1-3)、ET4(1-3)、RL1(1-3)、RL12(1-3)、SD1(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5至6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37例,治愈34例,治愈率为91.9%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避免手术的高风险或弥漫性累及双侧肺者不宜手术。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血管瘤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血管瘤

周红安

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4。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hemangioma 多发群体婴幼儿; 常见发病部位头颈部; 常见病因胎儿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 ;常见症状毛细血管型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海绵状血管瘤为无自觉症状的柔软肿块。蔓状血管瘤呈念珠状或蚯蚓状。  

【病因】

该病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病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有认为血管瘤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他胚胎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临床表现】

1、毛细血管型血管瘤

肿瘤是由大量交织、扩张的毛细血管组成。表现为鲜红或紫红色斑块。与皮肤表面平齐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以手指压迫肿瘤时,颜色退去;压力解除后,颜色恢复。

2、海绵状血管瘤肿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损害为大小不等之紫红、暗红或青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叶状,压之体积可缩小。多为单发。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大成不规则的空腔,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3、蔓状血管瘤

主要由扩张的动脉与静脉吻合而成。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或蚯蚓。扪之有博动感与震颤感,听诊有吹风样杂音。若将供的动脉全部压闭,上述之博动及杂音消失。

【检查】

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特异发现。对于较表浅,肿瘤较局限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对于较深部位发病或肿瘤巨大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和“A”。颈部X线摄片对于了解深层瘤体大小、范围或瘤体是否侵袭颈椎或喉部软骨有一定价值。如果术前做血管造影,可了解血管瘤的营养支,则在血管瘤两端结扎供应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血管瘤全部切除。可进一步行超声波、磁共振检查或细针穿刺以明确诊断。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血管瘤一般不难诊断。穿刺瘤体对诊断很有帮助,如抽出血液,可初步诊断血管瘤。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血管瘤。按神经节段取穴即:CA2(1-3)、CV1(双)、SD1(1-3)、ET3(1-3)、NS8(1-2)、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至5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32例,治愈28例,治愈率为87.5% ,总显效率为100%。

周氏针刺治疗优势:

① 避免治疗严重危及生命或功能的相关并发症;

② 避免术后血管瘤消退后产生的畸形或面容缺陷;

③ 避免术后可能溃疡及感染,并对已经产生溃疡的患者,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产生,并缓解疼痛;

④ 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⑤ 避免对能够自行消退并且预后较好的病变进行过度治疗。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卵巢囊肿

给  我  一  份  信任 还  你  一  个  健康

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卵巢囊肿 

周红安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有一定的恶性比例。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ovarian cyst:  多发群体20~50岁女性; 常见病因与遗传、内分泌、环境等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可动性、无触痛、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

【病因】

1、遗传因素

据统计,20%~25%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2、内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临床上很多卵巢囊肿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由于体内多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协同作用的结果。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可以出现生理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真性肿物。

4、环境因素

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饲养中瘦肉精类的激素成分。近年来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滥用诸如丰乳、减肥、及减缓衰老等的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也有可能有关。

【临床表现】

中等大以下的腹内包块,如无并发症或恶变,其最大特点为可动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恶性或炎症情况,肿物活动受限,有压痛,甚至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水等。

【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MRI、CT、血清肿瘤标记物等,以及个别特殊情况下应用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剖腹探查等。

1、超声检查

超声是检查卵巢囊肿最简便的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患侧卵巢肿大,有触痛。

2、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看到肿物的大体情况,可观察整个盆腹腔,在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并吸收腹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可确定诊断及术后监护。但对巨大肿块或粘连性肿块患者禁忌施行,也无法观察到腹膜后淋巴结。

3、放射学诊断

MRI、CT等对肿瘤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等转移诊断有帮助。腹平片有助于肠梗阻的诊断。

4、其他

若囊肿为恶性的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能制造和释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种产物,这些物质在患者血清中可通过免疫学,生化等方法测出,称为肿瘤标志物,提示体内存在某种肿瘤。

(1)抗原标志物CA125是卵巢肿物较敏感的肿瘤标记物。AFP是内胚窦瘤的最好肿瘤标志。未成熟畸胎瘤AFP值也可升高,AFP的升高常先于临床体征,它在诊断和监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激素标志物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是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特异性很高的标志物,卵巢绒癌患者血清浓度也往往升高。颗粒细胞瘤及卵泡膜细胞瘤患者雌激素水平上升。30%的睾丸母细胞瘤患者尿17-酮类固醇的排出量增高。

(3)酶的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排出量增高。

【诊断】

卵巢囊肿的诊断往往因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而有难易之别,详细询问病史时不仅注意生殖器官,并需注意全身情况与其他重要器官的有关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与体检,除注意肿瘤本身的特征外,尚应了解全身情况,故不仅妇科检查,而全身检查,特别是腹部检查亦极重要。必要时借助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再结合病史经过全面分析后,方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卵巢囊肿患者可能有腹部包块史,通过腹部触诊及双合诊,一般能查清子宫及肿块的边界及活动度。

【治疗】

针刺治疗:运用周氏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卵巢囊肿。按神经节段取穴即:RW2(1-2)、RW4(1-3)、NS8(1-2)、ET3(1-3)、CA2(1-3)及感应穴等穴段。进针后待患者有针感,中强度提插捻转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5分钟行针1次。通常针刺治疗3至5个疗程,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患者127例,治愈120例,治愈率为94.5% ,总显效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