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癫痫的作用及机制

现代针刺效应学敲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门
彻  底  颠  覆 了 人 们 对 针 灸 治 病  的 认  知

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癫痫的作用及机制

周红安

癫痫(Epilepsy)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症状,可由多种脑病引起,分器质性(继发性)和功能性(原发性)两大类,其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大脑功能失调,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脑功能异常如意识障碍和肢体抽动等,其可有运动、感觉、意识、自主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可兼而有之。中医称癫痫为痫证,认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痰蒙心窍。治疗原则是,在发作时以豁痰宣窍和熄风定痫为主,在间歇期则以培补脾肾为主。

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癫痫,取NS6、NS14、NS15、RL15、CH16、CH17等穴段。尤其针刺NS14穴段亦获得一定效果,能使发作时间缩短,发作间隙延长。 研究表明,针刺效应技术治疗癫痫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1、 抑制癫痫放电,改善异常脑电图

癫痫发作的电生理本质是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尽管引起癫痫的病因和病理各有不同,但其电生理过程都是相同的。针刺效应技术对癫痫患者的痫性放电有三种即时影响:①异步化,即针刺后高波幅慢波或高波幅棘波综合波减少或消失;②同步化,针后出现短暂的高波幅慢波或慢波增多或出现棘慢综合波;③混合变化,即在同一病例中夹杂出现同步化和异步化。动物实验表明,针刺“NS13”、“NS19”两穴段可使青霉素引起的家兔大脑皮质痫样放电频率降低、振幅减小。若先给针刺再用青霉素致痫样放电,针刺有使青霉素放电延缓出现的作用。针刺对青霉素引起的家兔另一些脑区(海马、杏仁等)的痫样放电亦有明显抑制作用。经家兔双耳电极进行电惊厥均使之产生典型的癫痫发作,针刺可减弱此种发作。脑电频谱分析表明,在清醒制动的家兔,脑电波以δ波和Q波为主,其功率主峰在δ频段。青霉素致痫和惊厥均使δ波百分比下降,α和β波百分比增高,总功率亦大为增加,针刺可部分减弱这种变化。针刺家兔的“NS14”、“NS6”穴段、“NS14”、“NS15” 等穴段也均有明显的制痫作用。实验证明,用青霉素造成家兔大脑皮质痫波时,一些抗癫痫药,如苯妥因钠等只有在青霉素剂量较小(25u)时才有明显的抑制痫波的作用;而针刺穴段能够明显抑制大剂量(120u)青霉素所致的痫样放电,这说明针刺有相当大的制痫作用。这与临床上针刺治痫的效果是一致的。

癫痫患者多见脑电图(eletroencepalograph ,EEG),间歇性显示出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高幅慢波等癫痫波。大量实验研究证实,癫痫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重,针刺对其脑电图影响越大,正常人针后则无变化。同时还发现针刺NS6、HP2(1-2)、NS14、RL15等穴段后,脑电图的改善较为明显,体现了针刺的良性调整作用。

2、 调整脑内阿片肽物质释放

经家兔侧脑室或脑室旁灰质注入25~200μg甲硫氨酸脑啡肽或亮氨酸脑啡肽,可引起皮质类似痫样脑电图发作和全身惊厥,给家兔脑室注射β-内啡肽亦有类似作用。家兔侧脑室注射阿片受体激动剂依托啡(etorphine)可易化电惊厥发作,但腹腔注射能显著抑制这种发作。针刺抑制电惊厥发作的作用,可被腹腔注射纳洛酮所翻转,侧脑室注射无明显作用。

反复电惊厥使尾核、海马、杏仁核和缰核内与3H – etorphine特异结合的结合部位增加,而针刺加电惊厥则使结合部位减少。反复电惊厥使家兔海马灌流液中亮氨酸脑啡肽(δ受体)和β-内啡肽(u受体)免疫活性物质含量增加,经针刺处理后再给予电惊厥,则使该物质含量下降。分别给家兔腹腔(2mg/kg)、侧脑室(20μg/μl)、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每侧2μg/μl)和伏膈核(每侧2μg/μl)内注射纳洛酮,均有不同程度的翻转针刺制痫作用,而将纳洛酮注入中脑网状结构和丘脑网状核则未有此效应。损毁中脑中央灰质与伏膈核后再针刺则针效明显减弱,针刺效应技术刺激NS6、NS12这两个穴段能使痫样放电减少,看来针刺制痫中,中脑中央灰质与伏膈核的活动是有特异性的。针刺效应技术刺激β-内啡肽能神经元集中的下丘脑弓状核,能抑制海马痫波,而损坏弓状核则明显减弱针刺制痫效应。损毁中缝核后再电刺激弓状核亦使针刺制痫作用消失。这表明,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针刺制痫作用,并提示弓状核神经元的兴奋对海马痫波的抑制是通过中缝核而起作用的。

针刺效应学原理及基本规律特征

现代针刺效应学敲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门
彻  底  颠  覆 了 人 们 对 针 灸 治 病  的 认  知

针刺效应学原理及基本规律特征

周红安

现代针刺效应学体系完全不同于传统针灸学。首先,现代针灸学的理论基础不同于传统针灸学,前者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所获取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规律作为指导理论,机理的阐明完全立足于现代科学意义的相关知识体系。

1、针刺效应研究的基本概念

针刺效应研究是将针刺效应作为一种生命活动现象,研究这一生命活动过程从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表现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反应序列及其规律的科学。

针刺效应研究的理论依据是,针刺效应学是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针刺效应是一种生命活动现象,生命活动是建立在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基础上的信息传导过程,这一过程是基因表达、蛋白质功能表现、蛋白质一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反应序列。因此从基因、蛋白质入手,研究针刺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将是研究针刺效应物质基础的最佳途径。

针刺效应研究的目标是,研究针刺效应从响应基因、应答蛋白、到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传导途径和机制,为阐明针刺治疗疾病的现代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战略性研究思路。并为解决当代生命科学重大疑难问题寻求新的突破。

2、针刺效应学的规律特征

针刺效应特性是指针刺所特有的作用性能。前人早就通过与药物的效应特性相比照来认识针刺效应特性,现代研究则通过与效应相对清楚、作用单一的西药比较中,在二者的作用差异中,更深刻地认识针刺的效应特性。与药物作用方式显著不同的是,针刺主要通过物理的刺激,在感知性刺激的基础上,以机体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激发机体固有的抵御疾病、自我调整和自我修复的能力,从而达到医疗和保健的目的。针刺特殊的防治疾病方式及作用途径,使其调整的效应具有整体性和生理性两个基本特点,若从空间与时间进一步展开整体性的调整效应,则又包含了针刺效应的双重性和针刺效应调整性调节的双向性及针刺效应作用的多环节和多靶向特点。

2.1 整体性调节

针刺防治疾病的作用具有整体性特征,是指针刺一定的穴段,通过神经网络全身的途径、传导信息,从而对多个系统的脏腑组织器官产生多方面、多环节、多水平、多层次的综合调整作用。由于整体调整是针刺效应的基本特性,针刺改变的是机体的某种状态,因而针刺的适应症才会如此广泛。目前针刺的临床应用范围己经扩大到400余种病例。针刺有效的病症遍及临床各科,表明针刺治疗作为一种调动内源性调整功能的手段,对现代医学所说的“病种”的特异性治疗作用是相对的,针刺所改善的是人体的一种状态,针刺可以将机体的非健康状态,不同程度地调整到健康的稳态。因此针刺可以向人们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具有全科治疗的性质。

近年来针刺大量介入了疑难病症的治疗,对药物作用未及的某些环节产生弥补效果,为逆转病理、修复损伤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预针刺”所涵盖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纠偏防过等方面,涉及到防病、治病、康复等全过程,也显示了针刺整体调整的特性。如临床常用的NS8、DG8(1-2)、RW9等穴段,所治疗的病症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多个系统,正是针刺整体调整效应的具体表现。目前认为针刺的调整作用之所以呈现出整体性特征,就在于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节网络系统参与了针刺的作用过程。人体是一个多器官、多系统的统一整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协调进行都依赖于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维持这一内稳态的是神经、内分泌及免疫三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针刺的体表刺激在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引起了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而免疫与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又反作用于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再作用于内分泌系统,从而对机体产生综合的、整体的和反馈的调节作用,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调节网络由此可看作针刺整体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

2.2 双重性调节

针刺效应的双重性:既表现为穴段效应固有的针对性相对特异性作用,又具有宽泛的非特异性效应。针刺宽泛性效应研究,即穴段的针刺刺激能够产生对机体许多功能系统,特别 是 神 经-内 分 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广泛“扶正祛邪”的稳态调节效应即宽泛性调节效应。穴段具有局部效应,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局 部 痛阈的变化和局部感觉敏感性及微循环的改变。前者涉及针刺产生的局部镇痛效应,其机制是针刺激活粗的传入纤维,通过脊髓的“闸门控制系统”发挥抑制疼痛的作用;后者发生在刺激穴段通过轴突反射和背根反射机制,局部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引起感觉致敏和微循环的改善,与启动局部组织的损伤修复有关,穴段的这种局部效应就是针对性效应。每个穴段具有固有的生物学属性,它取决于体表-体表、体表-内脏之间的共同节段性神经支配关系。

针对性调节和宽泛性调节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考虑,穴段/靶器官/组织/系统的关联性可分为五级:Ⅰ级相关-局部效应;Ⅱ级相关-轴突效应;Ⅲ级相关-脊髓效应:Ⅳ级相关-脑内效应;V级相关-脑输出效应。Ⅰ-Ⅲ级可称为“特异性调节”,Ⅳ-Ⅴ级可称为“宽泛调节”。

2.2.1 针对性调节即穴段主治的特异性作用的实现途径

2.2.1.1 Ⅰ级相关-局部效应

针刺直接造成的微创伤触发局部组织炎性反应,使大量活性物质释放及免疫细胞聚集,启动组织自我修复机制。这些体液因子继而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进一步的神经体液调节,共同形成对外周组织的炎症、劳损及其他症候的治疗过程,为位段、阿是穴、针触发点等局部效应的基础之一。新近发现,针刺镇痛作用可在局部末梢水平发生,通过针刺刺激局部腺苷或内源性吗啡样物质释放产生镇痛效应。针刺对肌肉的直接刺激也可能引起肌肉自身的适应性调节而对其生理病理过程产生影响。

2.2.1.2 Ⅱ级相关-轴突效应(同神经元)

躯体分布的神经纤维有运动、感觉和血管交感神经三类,均可介导针刺效应。针刺穴下神经末梢/感受器或神经支干均可引发神经电活动,信号可向两端传递。传向末端的兴奋无疑可直接对所支配范围的皮肤肌肉等组织产生影响。传向中枢的感觉信号在进入脊髓前可引起两种轴突反射。一种为经典“轴突反射”:信号上传至临近小分叉转而传向末端,并引起某些活性物质释放,可致微血管扩张。针体周围皮肤出现的红色斑丘疹现象就是这种的机制。另一种如前所述,一些感觉神经元存在长侧支分叉而形成对躯体和某内脏的双重支配,可通过“长轴突反射”产生穴段敏化,也可刺激敏化穴而影响内脏功能。由于这类同神经元支配的点对点作用之特异性强,引发近年临床出现寻找“敏化点”“反映点”热。只是如前所述,这种长轴突分支的比例很少,不宜作为躯体-内脏相关的主要神经基础。

2.2.1.3 Ⅲ级相关-脊髓效应(同节段)

穴位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最重要的基础是脊髓同近节段支配机制,通过脊髓整合和反射方式实现。躯体感觉神经元中枢突进入脊索后,与该节段及上下相邻1~2节段内的前角躯体运动神经元和侧角交感神经元发生联系,是脊髓反射活动的基础。如前所述,大部分敏化现象也是通过同节段联系实现的。头面部则通过三叉神经和其他颅神经及延髓中枢起作用。脊反射包括躯体-躯体反射(感觉传入-运动传出),躯体-内脏反射(感觉传入-交感传出),内脏-内脏反射(血管神经传入-交感传出)。后两种又称为交感反射(但骶髓段有副交感反射),在针刺调节同节段内脏功能中起作用;而前一种躯体-躯体反射可能参与针刺对同节段躯体运动功能的调节。现代针刺效应学明确按神经规律选穴。脊髓除反射功能外,尚具有复杂的整合功能。如针刺镇痛可在脊髓水平通过“闸门”机制实现初级快速止痛,即针刺激活较粗的感觉纤维(A-B),其信号输入可以在脊髓内抑制细纤维(C纤维)传入的痛觉信号。此机理提出于上世纪60年代,直到近年得到证实,但脊髓内环路细节比早期模型更复杂。脊髓的反射或整合作用一般比较初级,作用迅速,但时效短,仅限于同近节段支配的区域,是局部抚摸和阿是穴镇痛的神经基础。正常情况下脊髓功能受上位中枢调控,由脑下行通路参与其调节。但在失去脑中枢支配的情况下(如脊髓横断或脑损伤),脊髓自身功能仍可独立作用。

2.2.2 宽泛性调节指针刺对全身机能广泛的非特异性作用

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对整体性机能的调节,包括诸如体温、血液、血管、免疫、内分泌、代谢、认知、情绪、感知、运动、生命基本活动节律等。②对各内脏机能的非特异性影响。实验资料均表明穴段对远节段支配的脏器机能具有显著而复杂的影响。与选择性调节相比,宽泛性调节是一种“局部-整体反应”。每一穴段均有对其同神经(Ⅱ级相关)和同脊髓节段(Ⅲ级相关)的组织和脏器功能的“针对性调节”作用,同时也具有整体的“宽泛调节”作用。但对需要治疗的特定靶器官而言,取穴为远节段部位,则只有“宽泛调节”作用。如CH1穴段对心功能同时具有同近节段的“针对性调节”和整体“宽泛调节”作用,而DG8(1-2)穴段则对心功能只有“宽泛调节”作用。理论上任何穴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整体效应,选穴似乎对泛调节意义不大。由于穴段下神经成分的性质和密度的不同以及针法不同,穴段的宽泛性调节作用仍可能有程度与性质之别,但其广泛性不变。宽泛性调节作用机制在于脑中枢的参与,包括如下两种“宽泛性相关”效应。针刺作用的神经生物学途径及效应注示 :A. 针刺引起的局部微创反应、轴突反射及脊髓阶段性反射和整合效应(I-III级相关途径)是针对性调节效应的基础。针刺信号上达脑内广泛区域,对多种功能环路产生影响(IV级),并进而通过神经输出、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免疫输出对全身各系统功能产生影响(V级),即宽泛调节效应。B. 在神经系统完整的机体,任何穴段均具有特异性调节和宽泛调节两种特性,分别通过 5级相关途径而产生7重效应。 各效应具有不同的时效相位。针效常为综合作用,也可能发挥其一,视取穴与靶器官/系统的关系及刺激参数而异。

2.2.2.1 Ⅳ级相关-脑内效应

针刺信号上达脑内各级中枢而引起各脑区环路的整合效应。以镇痛为例,针刺信号除激活脊髓闸门效应外,进而可激动多环路多递质参与的脑内镇痛系统,通过调制丘脑和皮层感觉系统及边缘系统而抑制对疼痛的意识性感受和情绪反应,产生更强的镇痛效应,且为全身性镇痛。同样,针刺信号可达脑内广泛区域,从而对各种脑神经元本身之异常导致的中枢性疾患(如帕金森氏病、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症)或情绪/认知等高级功能障碍(如失眠、抑郁症、记忆障碍)产生调节效应。这种以脑结构功能本身为靶器官的针刺效应并无明确的特异性穴位和神经通路对应,故属宽泛性相关作用。已知皮层体感代表区(S1区)的头面区与手区毗邻。近来大量研究证实两者间可产生一定的神经元联系乃至同一神经元接受面部和手的双重性。其他区域也发现“面-手”神经元及“眼-手”神经元等。可以推测,脑内还存在其他远隔区域的联系。躯体远隔部位的这类特殊联系,一些是与生存相关的,如手口互动、手眼协调等,必有其稳定的神经结构基础。一些则可能为个体变异造成的偶发现象,成为人群中小概率分布的各种奇异敏感个体。

2.2.2.2 Ⅴ级相关-脑输出效应

针刺信号在脑内可启动一系列复杂的中枢整合,并引起神经传出(植物神经/躯体神经)、神经内分泌传出(下丘脑-垂体)和神经免疫传出(迷走-脾/肾上腺,交感-肾上腺素-免疫细胞)三大功能活动变化而产生多系统多功能的广泛调节效应,这是针刺最重要的效应。仍以镇痛为例:针刺信号在调制脑内镇痛系统而抑制意识性痛觉和情绪反应的同时,还发出下行抑制纤维达脊髓各节段,参与构成全脊髓节段闸门调节的有效机制,进一步抑制痛信号的上传。因而,在脑下行性抑制系统参与后的总合闸门效应比单纯的脊髓闸门效应更为强烈而广泛,为全身止痛效应(完全打破经络规律)。但同节段取穴可发挥选择性调节和宽泛性调节双重镇痛效应,既可立即触发本节段的脊髓闸门机制,又可进而激发脑内镇痛系统,使镇痛作用最大化。针刺对内脏功能的调节,在脑中枢参与下与脊髓节段性效应叠加后也可能更强。甚至某些效应以脑中枢调节为主,因而无需选择同节段支配的穴位。但有些条件下同节段效应与远节段效应恰好相反。如针刺对空腹胃运动的影响,同近节段穴(DG11)引起交感反射而抑制胃运动,远节段穴(如DG8(1-2))引起迷走反射而增强胃运动。一般而言,对于内脏功能,特异性调节为脊髓同节段之单纯躯体-交感反射,而宽泛调节作用为脊上性调节,经由脑整合后由植物神经及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途径各自或相互协调而实现,故其中枢机制与输出途径也因不同的生理病理状态和刺激方式而异。仅就植物神经而言,早期以心血管为指标的资料认为,深部弱刺激易引起迷走反应,而浅部强刺激易引起脊上性交感反应,呈全身弥散性效应(缩血管、升血压),过强则引起应激反应。针刺穴段也可引起交感抑制效应,可由低频、低强度、深刺激引出,并与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及五羟色胺系统的激活有关。脊上性交感反应也非绝对弥散,常因不同情况而呈现某种整体反应模式。如血压调节,可以是一般的缩血管作用,也可使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或心、肾功能变化,还可为防御反应模式等。针刺对迷走中枢的作用也可因条件不同而表现为兴奋或抑制的双向效应。总之,针刺通过脑中枢整合而引起植物神经活动的整体模式变化随疾病情况、中枢状态、刺激方式和部位,特别是穴区分布的神经类型等条件而异。植物神经模式与内分泌和免疫反应模式结合,其效应更为复杂。而“针对性调节”和“宽泛性调节”双重作用系指穴段对靶器官/系统治疗效应的相关度。“宽泛性调节”(Ⅳ-Ⅴ级相关)是每一穴段“绝对”存在的特性,无“相对”可言。同时,每一穴段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针对性调节”(Ⅰ-Ⅲ级相关)特性。虽然临床实际疗效通常是两种机制的综合反应,但机理上毕竟是可以分析的两种途径,这已被脊动物(高位离断脊髓与脑的连接)实验清楚地证明。如针刺腹部穴段(DG11)等可通过脊髓交感反射而抑制胃运动 ;针刺(DG8(1-2))可通过兴奋脑迷走中枢而促进胃运动。高位横断脊髓后DG8(1-2)效应消失,但腹部穴段对胃运动的抑制效应不变。再如针刺脊动物穴段对同神经节段支配的部位仍有一定镇痛作用,但无全身作用。完整动物或人体实验中穴段的广泛作用是脊上性机制参与后对节段性机制有所掩盖的表现,但某些临床情况下(如脊髓损伤),两种作用可以分离,因而需要分别利用。故本文采用“针对性调节”和“宽泛调节”的概念廓清这一事实。这对临床应用有实际意义,特别是穴宽泛性调节作用是目前传统针刺临床者未予深刻理解的机理之一。许多“伪特异性相关”现象由此而生。诸如“孔最治疗痔疮”“迎香透四白治疗胆道蛔虫”等。再如耳针的“小人”图、头针的“隔山打牛”式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所谓“微针”图式与“全息”理论。这些理论从未提供其设想的特异性作用的生理结构证据和对照数据支持。究其实质是宽泛性调节效应在发挥疗效,即针刺“小人”的任何“部位”均有相似的宽泛性调节疗效,在无对照比较的情形下被误解为特异性作用。在理解针刺的神经生物学原理的基础上,不难明白,临床提高疗效特异性的现代选穴原则是:第一,据神经节段性支配选穴,第二,据神经纤维类型选穴。

2.3 双向调节作用的特性

针刺双向调整作用的特性是指同一种针刺疗法,对两种相反的病理状态都能产生良性的调整作用,既可使机体从亢进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又可使机体从低下状态向正常状态转化。针刺双向调节作用的特性,实质也是针刺多向整体调节的一种特殊表现。针刺的双向调整作用表现在针刺对人体各个生理系统都可能产生兴奋或抑制的双重作用。如对过敏性支气管炎针刺可以降低迷走神经的紧张度,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解除支气管痉挛.针刺在循环及血液系统方面的双向调整作用,对心率过快者,针刺可使心率减慢,对心率过缓者,针刺可使心率加快。如临床运用CH1穴段可使脉率快者减慢,慢者增快;DG8(1-2)既可以增加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又可以解除胃痉挛;NS12穴段既可以平肝潜阳治疗高血压,又可以益气升阳治疗低血压;RW9穴段能治疗经闭又能治疗月经过多。激外周神经可引起某些特定模式的生理反应,属于“定向调节”,如常见的躯体-交感反射。有趣的是实验发现:针刺穴段有自动调节现象:①疾病状态下,针刺效应更像是“自动聚焦”般地明显影响机体中功能失常的系统,而对未失调系统无大干扰,呈“趋病性调节”现象;②针刺对失常系统的调节效应因系统机能状态不同而呈现使亢进或低下的功能朝恢复平衡态方向变化,即便采用相同穴段与相同刺激参数。这是真正意义的双向调节效应。如针刺NS8或CH1穴段,可对抗失血引起的低血压,也可对抗实验性高血压。针刺CH1穴段可对抗实验性心动过缓或过速。针刺DG8(1-2)穴段,刺激强度达到兴奋Ⅳ类纤维,可兴奋迷走神经而增强胃运动或对抗败血症。而在迷走中枢兴奋的状态下,激活DG8(1-2)穴区Ⅳ类纤维又可直接抑制迷走中枢而对抗减压神经刺激造成的心动过缓。这种自组织化的调节现象得到某些严格设计以同样参数刺激同一穴段或同一神经的实验结果的支持。如在注射胃复安或阿托品造成胃运动亢进或抑制模型的家兔,针刺DG8(1-2)对胃蠕动波及胃窦和脑干中缝大核区P物质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均呈现双向效应。在正常清醒家兔也稳定地(同一动物数天后可重复)观察到针刺DG8(1-2)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对强运动型的抑制和对弱运动型的强化。相同刺激参数施于腓深神经,在交感中枢活动水平低下时引起肾神经发放增加,而在交感中枢活动水平升高时引起肾神经发放抑制。分子水平也观察到针刺的双向效应。双向调节效应的存在意味着针刺治则与针法可大大简化。只要给予足量的适宜刺激激动躯体神经,机体可自组织其调节方向。从目前报道看,似乎双向调节效应多见于病理模型及长时生理效应(数分钟/小时级以上)的实验,而生理模型的瞬时作用(秒/分级)多为固有的定向反应。如针刺DG9(1-3)穴段在空肠正常状态下显示抑制效应,而在药物抑制空肠运动状态下表现为兴奋效应。但这方面的结果尚不一致,也有对生理病理模型作用一致的报道。对双向调节效应是否具有靶点普遍性和穴位普遍性,或何种条件下表现生理固有反应模式,何种条件下表现为抗病双向调节模式,有哪些影响因素,均有待进一步确定。即便仅是某些特定病理状态和有限穴位的特定效应,也是非常有趣的生物现象。

2.4 调节效应机理

调节效应无疑通过机体内稳态(Homeostasis)机制实现,机体各功能系统变量在正常状态下能够维持相对恒定的生理值以保持内环境稳定,其机制依赖于各种负反馈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式,一个“控制器”(如室内空调的主控电路板)调节“效应器”(如压缩机和风扇)的输出变量达到预定目标值(室温)。此预定目标称为“调定点”(如22℃)。当输出变量偏离目标值时,“感传器”及时将实测值的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与调定点进行比较,从而发放新的调节指令以纠正偏差而使输出变量稳定在目标值附近。人的体温、血压、心率、内分泌因子等各生理系统的正常值都是通过负反馈机制而维持相对稳定。植物神经系统以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各器官组织的拮抗性支配就是神经中枢这个“控制器”对各器官组织等“效应器”进行功能调节的重要途径之一。理论上,存在针刺通过神经系统对负反馈过程各环节进行调节的可能性。针刺有可能通过如前所述的“长轴突反射”直接影响相关内脏功能,也可能由脊髓同节段的躯体-内脏反射途径加强交感或副交感输出效应。这都是直接强化“效应器”功能。针刺是否可直接影响“感传器”有待考察。可以肯定的是针刺对植物神经中枢这个“控制器”的影响已被大量动物实验证明。针刺可以上调或下调交感/副交感输出以纠正效应器功能的偏离。如体温升高时针刺促进下丘脑热敏神经元放电并抑制冷敏神经元放电而增进散热过程以降温。刺激外周神经达到兴奋最细的Ⅳ类纤维(C纤维)的程度可影响延髓心血管中枢或直接影响迷走中枢而调节心率。植物神经活动的四种基本方式(交感兴奋或抑制,副交感兴奋或抑制)在针刺中的变化均被观察到。交感与迷走系统在功能上相拮抗,但其活动方式并非总是交互抑制,还可以是一方相对不变,甚或双方均兴奋。针刺穴段不是简单反射式地引起交感或迷走中枢兴奋。一定条件下,针刺还可以引起交感或迷走抑制效应。如C纤维刺激产生对抗迷走性心动过缓,是直接激发迷走中枢抑制的结果,而不是交感兴奋引起。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途径也是调控机体各功能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并可被针灸刺激激励。针刺对基因水平的调节也被近年实验所证实。针刺还可影响系统“调定点”,涉及适应性控制机理。看起来针刺几乎可以影响所有生理变量,但通常生理调节下的效应只是“微调”。而某系统失常时,其变量偏离超出生理范围,因而针刺的影响幅度相对其他非失常系统较大,这可能是针刺给人以“趋病性调节”之印象的缘由。

3、针刺效应作用具有多环节和多靶向特点

目前一般认为, 针刺信息可从外周传至中枢神经,影响不同类型神经元活动,经过中枢的整合,一方面通过中枢下行通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等递质及脑啡肽等物质,通过免疫器官或淋巴细胞表面相关受体产生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又调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垂体释放诸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 、生长激素等,调节免疫功能。而淋巴细胞等又可释放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物质影响外周神经,进而影响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实现反馈性调控,形成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自稳态。下丘脑是机体神经- 内分泌- 免疫系统联系的枢纽,有中枢整合作用。神经肽是由神经纤维产生、储存和释放的调节因子,是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系统重要的共同介质之一,也是免疫调节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刺治疗的信息,通过外周的传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并由神经内分泌系统传出信息,作用于机体的靶器官、靶细胞。针刺可引起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一方面能调节免疫系统本身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作用于交感-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引起外周及中枢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变化,下丘脑室旁核中含有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释放因子神经元,其纤维调节交感、副交感神经。中枢NA 的变化可影响其抗炎与免疫的作用。这样免疫与交感-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就形成一条长反馈环路。另外在免疫状态下,直接支配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经活性发生改变, 可以诱发c- fos 在外周作用于免疫细胞调节免疫功能,构成短反馈通路。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 HPA) 不仅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轴,也是与免疫系统最密切的一个功能轴。因此从HPA 轴着手,研究神经- 内分泌- 免疫调节网络机制是目前的热点。研究发现,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对免疫系统的调节是通过其分泌糖皮质激素来实现的。一方面, 糖皮质激素与免疫细胞上广泛存在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 抑制免疫细胞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另一方面, 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的黏附、移行及局部浸润,达到免疫抑制作用。针刺对免疫系统影响的报道已经相当多, 而与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紧密相关的主要反映在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方面。针刺对细胞因子调节可继发引起神经- 内分泌系统的反应,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如此形成调节环路。神经- 内分泌- 免疫三大系统除了各自具有的独特功能外, 还具有共同的基本功能, 即对内外环境信息的感受和传递, 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机体内多维立体调控网,对于在整体水平上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神经肽P神经递质、激素及细胞因子是三大系统间相互调节的共用介质,或称/ 共用语言。针刺通过对共用介质的调节来调控这个网络的平衡。

总之, 针刺效应的特征是调节作用,包括整体性效应、双重性效应、调衡性效应和双向性调节两方面。针刺作用的基本规律是通过调控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途径实现其效应,具有多环节和多靶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