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针刺效应学敲开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大门
彻 底 颠 覆 了 人 们 对 针 灸 治 病 的 认 知

针刺效应技术对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周红安
1、针刺效应技术对女性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结果证实,针刺效应技术刺治疗不孕症、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功能性月经紊乱等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起作用:1)、通过针刺效应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FSH、LH、E2、P的水平有明显改变,使生殖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2)、针刺效应可使患者处于低水平的尿17-羟和尿17-酮含量增高,针刺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与调整性腺功能等作用;3)、对于输卵管炎症及阻塞性不孕,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流变性质,从而促进炎性、坏死组织的吸收和消退,加快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输卵管的通畅,达到治疗目的。系列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针刺效应对雌性家兔节育的作用,是通过以下途径起作用的:即在月经周期前半期,针刺效应对雌性家兔FSH、LH、E2、T(睾酮)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月经周期卵泡期,E2高峰和LH高峰是成熟卵泡排卵的重要信号,且生殖内分泌环境的协调稳定是卵泡发育成熟的必要前提,针刺效应对诸内分泌激素分泌的抑制性影响,导致了对卵泡发育成熟过程的干扰和实际排卵过程的抑制,从而起到节育的作用。临床方面针刺治疗先兆流产,在治疗前和宫缩平静后,记录了子宫的收缩活动,并测定孕妇的血浆内孕酮、雌二醇、雌三醇、胎盘催乳素和皮质类固醇的含量。研究结果证实,在针刺治疗过程中,子宫收缩活动明显降低,孕妇血浆中孕酮和皮质类固醇明显增加,而雌二醇、雌三醇和胎盘催乳素的浓度基本没变化。因孕酮能抑制子宫收缩,有助于保胎,因此认为,针刺效应技术治疗先兆流产和松弛子宫紧张的一个作用机理可能是它提高了血浆孕酮的浓度。实验证实,针刺效应催产是通过降低血液中孕酮、升高雌二醇含量,改变了孕酮和雌激素的比例关系。说明针刺催产是通过调节维持妊娠和分娩发动的一些内分泌激素之间的比例而发挥作用的。也有研究提示针刺RW9穴段引起分娩发动的机理可能是神经反射的作用。因为RW9穴段在L4皮支分布范围内,而子宫活动是受交感神经控制的。因此刺激RW9穴段可能通过T5~L4节前纤维形成的盆腔丛改变了子宫的生理功能而引起宫缩。通过针刺效应引起家兔流产的实验证实针刺妊娠家兔的“NS8(1-2)”和“RW9”穴 段可使其子宫强烈收缩。认为节段和中枢水平的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系统的参与、体液因素如前列腺素等,都可能在针刺效应引产和流产中起一定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针刺NS8(1-2)、RW9和HP2(1-2)等穴段确能抑制产痛过程中P物质的释放,从而达到镇痛的效应。对刺刺效应技术治疗胎位不正患者进行多项生理指标和某些内分泌功能的综合观察,发现在针刺过程中皮肤血管持续舒张,表现血管容积、脉搏波幅增大,指端皮肤温度上升,皮肤电活动活跃而心率、血压基本正常,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数也未见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活动在针刺过程中处于较低水平,而交感—胆碱能系统则处于兴奋状态。通过检测还发现孕妇中孕二醇排除量无明显变化,血浆中游离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尿中17-羟及17-酮类固醇排出量明显增加。在针刺效应技术治疗期间,除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外,前列腺素E含量也明显增加,同时也可观察到胎儿心率明显增快,子宫活动频繁,紧张性增高。皮质醇可刺激胎盘产生雌激素,雌激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敏感性增强,前列腺素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这也说明针刺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通过雌激素—前列腺素的作用,提高子宫的紧张性及加强胎儿的活动,从而纠正胎位。动物实验研究也表明,针刺某些穴段可使子宫紧张性增加,收缩频率加快,波幅提高,同时胎儿活动也增加,这种动力学变化有助于胎位的矫正。通过观察妊娠家兔针刺前后及针刺过程中B超成象和胎监仪描述有关胎动变化,可以看到针刺过程中的子宫收缩及胎动程度与针刺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这说明运用针刺效应技术有提高家兔体内催产素释放的可能。
2、针刺效应技术对男性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临床证实针刺效应技术治疗阳痿有较好的疗效。其获效的机理可能是针刺这些穴段可直接兴奋阴茎神经,调整阴部神经-脊神经节段反射弧作用,改善阴茎局部的血液循环,或影响性腺的分泌功能,从而使阴茎恢复勃起功能。
针刺效应技术治疗不射精的临床疗效也比较满意。正常的射精是在神经支配下的一种复杂动作,输精管壶腹、精囊腺等平滑肌的阵发性强烈收缩,使精液经过狭窄的输精管,向后尿道高速射出,同时膀胱颈部括约肌收缩呈痉挛状态,导致尿道口关闭,迫使精液向尿道口单向排出。不射精症是指男子在性交过程中无性欲高潮和射精。目前的研究基本证实针刺效应技术治疗不射精可能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1)、刺激腹下神经,兴奋输精管壶腹、前列腺、精囊平滑肌,以及膀胱内括约肌,促进精液外排;2)、兴奋阴部内神经,促进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产生节律性的阵挛收缩,使精液排出;3)、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性功能;4)、解除了大脑皮质对脊髓下部射精中枢的抑制。针刺效应还可以改善精液异常患者精子数目少、活力低下或畸形的状况。针刺效应能改善男性不育患者下元不足的症状,有效提高精液的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增加性腺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生精环境而实现的。针刺效应还能有效地改善前列腺功能,对伴有前列腺功能障碍的不育症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起到关键作用。